首页 |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 往事回忆 | 爱心书画 | 青蓝工程 | 五老风采 | 学生心声 | 工作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青蓝工程>>正文
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016-04-04 09:26   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

 

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谈我对教学工作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王浴銘 河南中医药大学 教授

作者简介:

王浴铭 男 1940年生 教授 中共党员

1963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当年留校从事教学和中药研究工作至今。先后成功研制柴胡口服液、附子理中口服液及颗粒、升白康颗粒及五子衍宗浓缩丸等五种新药。获省级科研进步奖3项;厅局级科技成果奖8项;发表科研论文40篇;出版专著4部。并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省中医先进工作者及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及奖章。曾担任国家教委高校教育基金评审专家、河南省新药评审委员、专家;河南省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运会委员及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等。

【摘要】教学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主要工作。近六十年来,中医高校都不断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作者结合五十年来的教学工作经验和十几年的教学督导体会,分别对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中有关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课程的讲授,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中一些关系的处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以及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体会和认识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卢俊在《原序》中说:“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纵览古今中外,无不重视教育。教育是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教育是民生之本,关系到民族的兴亡。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我国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育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全面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防竞争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表现和必要要求,也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担当教育这一使命的主要是大学的教学,在大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教学质量。由此说,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之本,是高校的生命线。今年是我校更名大学的第一年,在前几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我校要再上一层楼,这就是要加强我校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这些年来我校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上不断扩大,新校区的建设,教学条件的改善,取得飞速的发展,师资队伍的增长,师资水平的提高,都取得可观的成绩。师资队伍自2009年以来共引进,培养博士212人,硕士292人,专任教师由632人增至982人。高学历人员在专任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迅速提高,由2009年的95人增至294人,博士占任课教师比例达到29.7%。年龄结构也有较大的变化,56岁以上87人占8.86%,46~55岁的342人,占34.43%,35岁以下的346人,占35.23%。我们学校有这样一大批年轻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这是我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我校今后发展的栋梁之才。但是这些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人,不少还存在教学经验的不足,教学效果上不够理想,他们迫切需要尽快的得到提高。我们学校除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加强对这些师资的培养,也希望一些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多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质量和讲授水平,使他们尽快的成长起来,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是本校中药系1959级学生,1963年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将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个人体会和认识,以及在学校教学督导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总结与后,供年轻教师参考,也希望同道们批评指正。

提高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一) 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是学习知识的“物质”基础,教师通过知识的传授或引导同学们的自学,获取这些“物质”。从现在的教学规律来看,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仍然是通过教材这个媒体,传授相关的知识。这些年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充实,不断丰富。但是每更新一次教材,从分工,编写,出版到教材的使用都需三五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又有各种新概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的涌现,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吸纳这些新内容补充教材的不足,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基础性和创新性的高度统一。所谓基础性是指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中,指定的学科知识点作为教学的中心,摆在突出的位置,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所谓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是指教学内容要紧跟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新的科研成果,在保证原有关知识内容和技能培训的前提下,不断充实和调整相关内容,融入新思维、新概念,使同学们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跟随学科发展方向,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内容优化方面,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的介绍自己的实践经验,如医学的临床经验、药品的生产经验以及各学科的科研实践经验,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二是适当增加地区性的教学内容,反应区域性文化,科技发展特点。如我校与中医相关专业,可以多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张仲景的用药规律。与中药相关的专业更多了解河南道地药材、主产药材的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等,为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三是注意联系相关学科的内容,扩大学生们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科研实践证明,不少的创新成果是出现在两种或多种学科知识交汇点上。常常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多学科的方法,多学科的技能去完成的。所以教师讲授本学科知识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扩大学生的思考范围和余地,把纵向的知识(本学科的知识)和横向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提高综合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课程的讲授

课程讲授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技术。说它是一种科学,因为他有自己的内在规律,不同的学科其知识性质和特点不同。如有些学科知识点分散,有些学科知识点集中。在讲授时应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述,使其达到更好的效果。说它是艺术,因为在讲授课程时,要具有热情,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感染力和这种激发能力,调动能力就是艺术的表演,虽然它不同于演戏,不同于演讲,但是可以将演戏,演讲的艺术融入课程讲授中,其中如语言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适中,语感的舒缓流畅,语气上轻、重、缓、急。讲授中还要热情奔放,精神饱满,口齿清楚,语言生动。不妨也有一些诙谐幽默,借此即可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同时也可舒缓一下课堂紧张的情绪。说它是技术,是因为讲授课程时还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其中讲授内容上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思维清晰,逻辑性强,与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运用形象化,现代化教学手段阐述相关内容。如实物标本、影视录像、优秀课件、规范板书、公整的字体等。但是在讲授时不可以拿腔拿调,慢条斯理,也不要“连珠炮”式的讲述。同时也不可过多讲笑语,或说一些低级趣味的语言。在服饰上不可穿戴奇装异服,在化妆上不可浓妆艳抹。总之在课程讲授上,既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又要运用恰当的表演艺术,还要发挥授课技巧,充分展示教师魅力,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课程讲授时,有多种教学方法,在从前常常是“满堂灌”的方法。现在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因此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先进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这些教学方法都是教育学者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是这些方法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课程性质的不同,各个老师习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应用,发挥不同的教学效果。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对比式,情景式、现场式以及PBL式等。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老师们最常用的,也是效果较好的教学法。它常常是由老师提出问题,给出条件,让同学们动脑筋,分析问题,得出答案,回答问题。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时,最关键的有两点:一是提问的内容。其内容最好是重点、疑点或难点。同时还应具有启发性,思维性。通过讲授内容的疑点,给出的条件,使同学们进入你设计的疑局中,让同学们经过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再从疑局中走出来,给予正确答案,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既启发了同学们思维能力和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又加深了对此部分内容的印象,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二是提问的最佳时机。应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已经开动脑筋,正在生疑并质疑你所讲的内容在未解疑之时,教师提出该内容中的问题。此时即可引起同学们的共鸣,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探索的心理,将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问的具体时间可安排在三个阶段。一是课前设置问题,即根据每章课程内容,事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先行思考,自己尝试回答。这样便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二是课中提问,对知识难点、疑点不急于给出答案,让学生寻找解疑、解难方法,学生自己给出结果,然后老师再讲述这部分内容,使学生对知识的难点和疑点理解深刻,印象加深,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三是课后总结,沟通每章知识要点和内在联系,让学生们回答刚讲过的内容,加深记忆,启发学生对理论的思考,并系统地向深入发展。

例如我在讲授《中药化学》课程各类化学物的提取分离方法时,就是采取逻辑思维法去设置的启发式,进行该部分内容的讲授。因为提取分离方法的选择主要是决定于化合物的性质,而化合物性质又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这样根据结构的特点,联系相关性质,最后让同学们根据这些条件提出这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并设计出提取分离工艺流程。从而使同学们能根据结构---性质-----提取分离方法----提取分离流程的逻辑思维法,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加深了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印象,增强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同学们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从 “传道,授业,解惑”中选用的教学方法。“解惑”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教师在讲授中“解惑”,教师讲授“惑”的原因和释惑道理;二是学生自己“解惑”。该方法“解惑”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分析,找出答案;三是在老师指导下“解惑”。这种“惑”多半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老师通常指导同学,通过讨论式把问题解决。讨论式教学法常用的有导入式和案例式等,其中案例式在后面介绍。导入式讨论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列举一些题目,让同学们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或进行调查研究,形成自己认识和见解。然后在召开的小组讨论会或全班讨论会上,让同学们对所导入的问题,发表各自的认识和看法,再通过讨论,甚至辩论来探求问题正确答案,最后由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形成正确的认识。导入式讨论的运用,关键是选择讨论内容和设置讨论的题目。其中讨论内容的选择,多是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设置讨论题目应该是具有思辨性的,容易形成争议性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根据题目,分析内容,提出认识,再通过讨论得出结果,获取知识。从而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讨论性教学法比较适合思维性强的内容的讲授,我在《中药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讲授时,也常运用这种方法。其中如运用中药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的知识,对一些药物提取分离工艺的原理分析;运用中药化学知识对中药的配伍、炮制、制剂、鉴定和加工方法等原理的探讨。其中如泻心汤配伍不合理性;龙胆泻肝丸的毒性;大黄的生用和炮制品的功能差异的原因等。

3、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比较生动,比较贴近实际,有趣味性的教学法。它是通过典型案例,典型事件来展现讲授的内容的。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去分析问题,然后得出相应结果的内容。对于单纯概念性、定义性、抽象性的内容不太适合。案例式的教学法常被用于临床各学科的病例分析,鉴别诊断。也可用于药学学科的药品生产,质量检验以及科研实践内容的讲授。在讲授过程中,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些制药生产、制剂分析、中药品种鉴定以及药理学、药效学、毒理学研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这样使学习内容更生动,同时更深入的理解讲授的内容。案例式教学法的运用,最关键的是案例的选择。案例选择的要求,首先是符合教学内容。再者密切结合实际,从实践中优选案例。第三是案例一定具有典型性,完整性,通过案例所展现的内容,能充分说明讲授的问题。案例中提供的条件决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而应该使同学们在案例内容的阅读中有明确的信息,讨论后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掌握所讲授的相关内容。案例的收集和选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临床课的案例可以查阅古籍中记录的病案、近代名医的医案、学术杂志、学术会交流的论文以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药学课程的案例收集与选取,可从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异常现象的产生和克服,生产事故的发生与解决,在科研活动中的成功的典型及失败的教训。这些内容更可以深刻理解所讲授的内容。案例教学法可采用讨论法,也可以运用讲授法,还可以采用作业法进行。但是不论什么方法,教师都应提前完整的将案例内容印发给同学们,让他们做好准备,使他们通过阅读案例,分析内容,从中得出结论。同时也使他们在讨论时充能分发表自己的认识,或是在老师讲述中深刻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案例式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密切结合实践,从生动的案例中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同学的求知欲,联系相关的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中医老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较早有杨毓书老师,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讲授中医系1964级《中药学》时,根据讲授内容,选择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病例,整理后印发给学生,让同学们查找资料,做好发言的准备,然后分组讨论。根据病例中提供的信息,进行病理分析,辨证分型,处方遣药。各小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介绍讨论结果。杨老师再在各小组发言后进行总结,讲述相关的内容。虽然当时这班学生的方剂、诊断及各临床课程还未讲授,但凭借着杨老师扎实的中药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把这些讨论课进行的有声有色,同学们讨论时发言非常热烈,甚至争论的面红耳赤,课后同学们给与了高度评价。我讲授《中药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时,也常采用案例式教学,如在讲授生物碱时选择案例为茵栀黄注射液制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工艺改革;在讲授黄酮类化合物时选择的案例为复方地龙注射液生产工艺中黄芩苷损失原因的探讨及解决办法等。其效果非常良好,同学们反应这种教学法既生动地掌握了相关教学内容,又锻炼了同学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比式教学法

对比式教学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法。尤其对于知识点比较分散,知识内容比较相近的章节。使分散的内容整合起来加以对比,使同学们在掌握“共性”的前提下,再掌握“个性”。使零散的内容系统化,使易混淆的内容清晰明了。并且达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效果,从而加深记忆力。运用对比教学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同一章节中内容的对比。在同一章节中有比较多的相近内容,可选这一两种做重点讲授,其余的列表介绍。这样既可以突出重点,减少重复,也可以从对比讲述中明确异同点,提高教学效果。如《中药学》中的止血药的讲述。止血药分四种类型、二十多种药物,内容比较近似,可以按照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四类,分类讲述其功能、适应症及止血原理。再从各类中选择1~2种中药为代表,做重点讲述,其余的列表对比介绍其各自特点。第二是不同章节相近内容的对比。在讲授某一章节内容时,如果有与以前讲授相近似的内容时,也可以两部分或几部分内容放在一起对比。这样既能复习前章节的内容,又可以在与本章节内容讲述中对比,加强区别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中药化学》各种类型化合物的性质时,他们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如挥发性、升华性、酸碱性、溶解性等。常常造成学生的混淆,这样就需要采用对比法。对比法的讲授是把几部分类型的化合物或全部类型化合物的性质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如具有挥发性或升华性的化合物,具有不同酸性、碱性,中性的各类化合物,以及水溶性、脂溶性、溶于水难溶于醇,溶于醇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加以总结对比,帮同学们在复杂的性质中找出规律,区别异同,加深记忆,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总复习时采用对比法。每个老师常常在结束各门课时都进行总复习。一般是按照授课先后顺序复习,若采用对比法复习,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称它为“纵向讲授,横向复习”。如《中药化学》对各类化和物的复习,我都采用此法。首先比较各类化合物的含义、化学结构,再比较它们的性质、提取、分离及鉴定方法,继而比较化学结构鉴定特性,最后举出各类化合物的提取实例。这种“纵横结合”的复习方式,就如织布一样纵的称“经”,横的称“纬”,只有经纬结合,才能织出结实的布匹。我体会到“纵向讲授,横向复习”,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使学过的知识更加坚实、牢固。

5、情景式与现场式教学法

情景式和现场式教学法都是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它是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受教育的方法。这种教学法是通过现实的人物的临床表现或制药生产的运行实践等,把要讲授的内容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方法真实生动,同学们可以身临其境。学习医学课的学生可以面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的诊断,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学习药学课的同学可真实的看到药物生产过程、设备运行情况。其中像中医临床课的讲授,请病人到教学现场讲述病情,教师让学生对病人的神态、面色、情志、舌质、舌苔等方面进行观察。询问病人发病情况,变化过程,现在的感觉,并进行切脉,了解脉象的变化,使同学们真实地全面了解病因病机。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学生们辨证分型,确定治则,选方遣药,最后再由老师对该疾病进行系统讲解。这种方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加深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印象。对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讲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到生产现场或模拟生产车间进行现场讲授。从认识生产设备到投料,提取,浓缩,干燥,成型,包装,清楚的了解了整个制药生产过程。使同学们更明确掌握相关内容。不过情景式和现场式教学都得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临床课中临床病例的选择,病人的邀请和配合。药物制剂课中药厂的选择与联系,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 、PBL教学法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国际流行的教学法。它也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把自学和小组讨论作为教学形式,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等过程,有效的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PBL教学法类似于传统中医“师带徒”的教育方式。但它不同于跟师抄方和老师口传心授。它是将案例教学与课堂讲述结合一起。老师布置题目内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然后集体讨论,发表演讲,书写论文报告,老师总结等过程,完成整个教学内容。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学习、多交流,多沟通,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同时学会批判式的学习方法,避免“熟视无睹”、“满足现状”,“因循守旧”和“从众心理”,把学习知识的效果提高到新的水平。

6 、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参考性与创造性,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在课堂授课中,师生角色有主导型向伙伴型转换,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外,借助课程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电子邮件、电话、博客等媒介,通过在线辅导,在线测试,文献导读,论文撰写,预习复习,听取讲座等多维的课外教学方式,补充延续师生之际的交流。

7、网络辅助教学法

网络辅助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授课的时间限制,能向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广泛的知识,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时,可利用我校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展各课程网络教室,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向课余无限的学习过程延伸,网络辅助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识,扩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8、专题式教学法

专题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一些近年来发展迅速或热点的知识内容,因所用的教材不能满足需要时,而进行的教学法。该教学法进行中,教师可以查阅整理资料,对同学进行专题讲座,使同学们能及时了解学科或某些内容的发展前沿,吸收更新颖的知识、 新的观点、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为以后学生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以上教学方式外,其它还有探求式、体验式等,教师可以根据各门学科的性质,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接受效果。

(四) 理论课讲授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娴熟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掌握是授课最基本条件。对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刻苦钻研,深入理解,反复记忆,并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弄清疑点,要掌握重点,攻克难点。做好教学设计,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材料以及课件。还要反复进行讲授练习,这样才能娴熟的将教学内容讲述出来。人们常说“熟能生巧”,只有在内容娴熟的条件下,才能系统的,滔滔不绝的,生动活泼的讲解相关内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设想一个内容生疏,讲课啃啃巴巴的教师,能够达到很高的教学水平么?会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么?

2、丰富的教学信息

充实的教学内容,丰富的知识信息,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本章节的内容时要联系学科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反映科技的新进展,新成就,展现学科的前沿,从而给予同学们更多的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临床经验、生产体会,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同学自学和钻研需要,教师还要为各部分教学内容,提供主要参考书籍和参考文献名单,供同学们课外阅读和检索相关内容的借鉴,为学生们自学提供方便。

3、正确利用教学课件

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和工具。课件做得好,能够清晰、明确、生动活泼地展现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但课件应用不当时,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果。应用不当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课件质量欠佳,图文粗糙,文字内容过多,每张幻灯片密密麻麻,排满整个页面或使它成为教材或讲稿的翻版。并且有些色彩暗淡,对比度差,文字或图案不清楚。二是,讲课时过分依赖课件,上课时照读课件上的内容,平淡无味,面无表情,呆呆板板,同学们的听课的情绪调动不起来。所以教师要根据授课的内容制作精致的课件,内容重点突出,画面精美,适当配入动画,生动活泼,从而发挥课件之长。同时要讲述课件的内容,而不是背诵其文字,若再恰当配合板书,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良好的教学风范

教学风范是教师必须具备素质。一个教师的魅力,除授课水平高以外,还要有高尚的教学风范。这些教学风范是教师内在素质的表现,内在美的展示。教学风范包括教态大方,富有情感,仪表端正,气质高雅,常常具有独特的教学魅力。作为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在同学们的众目睽睽之下,若要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自己讲解,接受自己讲授的知识,除了要有丰富的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外,在教态、语言、仪表上都需要得体。不能有轻狂的教态,艳丽花哨的服饰、低俗的语言、轻浮的仪表。这样在授课中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跟随老师讲授的进程,集中精力听好每一节课,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高雅素质。

二 强化实验课教学效果

(一) 实验课内容的选择

实验课教学是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理论课的实践,又是实验技能和创新技能培养的方法和手段。实验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乎实验课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所以我们要重视实验课的开设,重视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课的内容按其实验的性质可以分为五类:一是验证性实验。它是对前人所建立的理论、学说,前人研究的结论,发现的现象等内容的验证。使学生了解其科学性;二是认知性实验。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常常是通过实验来强化同学们理论课的学习,并加深同学们吸收能力和提高理解水平;三是技能性实验。该类试验是培养学生们实践技能,掌握实验方法,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其中如医学的诊疗技术,药剂的制药技术,药物的分析技术及新信息工程的计算机技术等。四是综合创新性实验。该实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也是锻炼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它是运用多种知识、多种技能,采用多种方法完成内容较复杂的实验。如一个药物制备,一个药物的评价等。五是前瞻性试验。它常常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去进行一种探索性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通常要查阅文献,写出综述,确定方法,进行设计,完成实验,总结统计,整理报告。有些还可以撰写论文等。这些实验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需用时间较长,并且几个或一组同学分工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在实验课开设中对于实验课内容选择,主要是根据课程的性质及专业的特点。如基础课一般多选择验证性、认知性实验。根据课程需要,还可以选择部分技能性实验。专业基础课一般多选择认知性和技能性实验。专业课多选择技能性、综合创新性及前瞻性试验。不论选择什么类型的实验内容,都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同时还应和理论课密切结合。现在各专业、各课程大多有和教材相配套的实验课教材。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实验的类型选择可开设的实验。如果感到有关的内容不够全面,也可做些适当的补充,使开出的实验课内容更加丰富,以保证同学们的学习质量。

除以上之外,实验课内容的确定,还要考同专业不同的课程之间的配合,尤其是在实验技能培养方面,容易产生重复或遗漏。所以相关课程的教师应相互沟通,共同协商,将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验技能加以总结,根据各课程的要求,合理分工,在不同的课程阶段完成不同种类实验技能的培养,防止重复和遗漏,节约时间,节约资源,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术水平。

(二) 实验课的讲授

实验课的讲授既有与理论课相同的地方,也有别与理论课的地方。与理论课相同的地方如教学内容的娴熟,重点部分突出,难点疑点清楚,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讲授过程中逻辑性强,以及口齿清楚、语言生动、精神饱满等。与理论课讲授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实验技能的训练,实验方法的操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讲授实验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首次实验课一定要注意安全教育。让学生首先要清楚实验室规则,防火、防水、防中毒;再者要清楚各种实验试剂和药品的性质,如熔点、沸点、闪火点、毒性、腐蚀性;要正确使用和操作各种实验仪器,保证仪器的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第二要认真做好实验方法的示教。示教的目的一是完成实验过程的演示。二是规范化学生的操作方法。我曾在1986年赴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购置了《中草药化学成分分析实验技术》录像带。并在每学期中药化学实验课开始时,让同学们到电化课教室反复观看两遍,以求同学们记住正确操作方法,并在实验中应用,也为毕业后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加强实验课中的指导。实验课开始后,各小组同学都在紧张的进行试验。固然在实验课开始前作了预习,上课听了老师的讲解,但是实验中还会有同学出现不少问题,如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的错误。老师在不断的巡视中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避免学生实验中“走错路、走弯路”,耽搁时间,到实验课结束时完不成实验内容。同时在巡视指导中,随时解答同学们的疑问,随时帮助同学们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从而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实验报告的批改和实验课的总结

实验报告是学生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必须完成的作业,它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在实验报告中反映出同学们的实验进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中问题的讨论等。从实验报告中可以看出每位同学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试验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技能的运用。尤其是在讨论部分,常常可以反映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验水平。所以指导老师应该认真批改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评价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励同学们上好实验课,提高他们的实验水平,引导他们积极动脑筋,善于动脑筋。

每次实验课的总结,一般放在下次实验课的开始,用5~10分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讲述正确的结果,纠正错误的试验方法和实验操作。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答复。因为总结的问题是同学们在实验中共同遇到的。所以都很感兴趣,同时印象深刻,避免同学们下次实验时犯同样的错误。这种实验总结对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四) 综合实验的开设

综合实验是应用多学科、多课程的理论,运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实验。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课程的综合实验。另一种是同一专业多课程的综合实验。同一课程的综合实验有不少学科已经开展。这是在每届学生实验课最后安排的较大的实验,它也是运用本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和技能进行的综合性实验。例如中药化学实验课中的“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或一种中药的已知化学成分提取,纯化,分离及鉴定。每个实验小组分配一种中药。从样品的提取、提取物的纯化、化合物理化常数的测定到各类化合物的理化反应,薄层色谱、纸色谱的鉴别,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判定所分析中药含有的化学成分。二是同一专业多课程的综合实验,现在开展的较少。它是在这个专业理论课、实验课讲授完成后,安排一阶段2~4周的综合实验。可选择一个题目,把他们讲授知识串联起来,得到系统的应用。例如,中药专业的多课程综合实验,可以选择一味中药或一个小复方,按照中药的新药研究的流程从文献查阅,综述撰写、实验设计、剂型的选择、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制定等进行实验。在综合的实验工作中,可以运用中药学的知识对组方进行分析;利用中药炮制学的知识对处方药物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利用中药化学知识对组方药物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利用中药制剂学知识制备成一定的剂型;再利用分析化学和中药制剂分析的知识,对该制剂定性、定量分析,制订质量标准。如果有条件在此后还可以继续进行制剂稳定性,药理学、药效学以及毒理学实验。在这个综合实验过程中,把中药专业学生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并综合运用,最后完成一个产品的制备,它是毕业实习前的一个“实训”,又是一次“练兵”。既复习了相关课程知识,又系统锻炼了操作技能,还培养了同学们独立工作能力。但是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如时间安排、试验场地的提供、试验设备及仪器的利用等,都需要统一的考虑和筹备。

三 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 教书与育人

教书育人是学校培养学生的宗旨。本来是一个含义,它是通过教书的手段达到育人的目的。现在常把它分开解释,变成两个并列的意义,即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则是培育学生的思想素质。不管如何解释,它的两层意思就是我们的两份责任。不论是学校或是教师都应承担起这些职责。在教学当中不能只重视教书,不重视育人,或先教书后育人。只能把它统一起来,既教书又育人,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育人主要是德的培养,其中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为事业献身的精神,以及敬业的态度、宏观的视野及健全的人格等。教书主要是智的教育,其中包括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应具备的科研能力和应有的创新思想。大学阶段要重视德与智相结合的教育。从入学到毕业,除系统地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外,还应加强思想教育。不但在思想政治课上,各项政治活动中,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提高。同样也需要我们业务课老师的密切配合,在课堂知识讲授中,课后和同学的交流中,引导,指导,疏导同学们的思想,重视各人的思想素质培养,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 教学与自学

教师是高级教育的施行者、发明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教师的地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神圣的职责。这说明教师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长期以来老师们在教学第一线,传授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尽着一份责任,完成一份操守。他们用忠诚开启了学子的智慧明灯,用身心建立了学生的远大前程,用坚守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传承。以燃烧的红烛,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要不断学习,去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做到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即“育人于自育”。做到“教学相长”,在“教中学”、“学中教”。在专业上刻苦钻研,走在本学科的前沿。在教学上积累经验,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在思想素质上,也要进一步的提高,去关心社会的发展,关爱学生的成长等。使这支燃烧的“红蜡烛”燃烧的时间更长,发出的光更亮。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累更多知识,具有更高水平,才有更强的教学魅力,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 理论与实践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我们高校教师必须要考虑的又一重要问题。它的结合有以下几方面:与科研实践结合,与临床实践结合,与生产实践结合,与社会服务结合等。这种结合一方面完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通过参与这些实践,可以在实际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经验,从而加入到教学内容中,使之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第三方面是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提高自身的造诣,从而为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为发展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与科研实践结合与高校的属性有关,如研究型高校,研究教学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等。我们学校是属于教学研究型高校,除把教学工作完成的更好外,还要加强科研工作。根据各个学科不同,各门课程不同,积极参与相关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中认真查阅资料,了解学科前沿,结合自己水平和能力,认真选择课题,组成精干的团队,做好课题设计,撰写课题申请报告,进行课题的申请。待资助单位审查批准后,下达科研资助经费,全力以赴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在和临床实践结合上,临床学科可以到门诊、病房或社区为病人诊治疾病,这样既提高了临床技能和医疗水平,又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内容素材,为讲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和生产实践结合上,有条件的情况下,中药专业、药学专业等与生产实践相关学科,可以和生产企业结合,到生产第一线去和他们合作研发新的产品,改革剂型和制备工艺,提高制药技术。这样既为企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为课程的讲授充实了生动的内容。在和社会服务结合上,可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如信息技术、针灸推拿、康复保健、护理等,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的结合对象,除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外,还可以服务社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四)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

中医药学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历代的医疗名家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医学教育千百年来都是采用“跟师学艺”的方法,从入门开始就跟师抄方,接触临床实践。逐渐掌握望闻问切的四诊医疗技能。分析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单靠师承教育已满足不了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这就出现中医培训班、中医学校。直到1956年,北京、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先后建立中医学院,开启了本科的院校教育。我校也于1958年建立,并于1959年同成都中医学院一起最早建立中药系。在此之后,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建立中医院校,中医药的接班人的培养全面进入院校教育阶段,并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通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临床的时间过少,过晚,理论课的学习常与实践脱节。而中医长期都是师承教育,很多中医临床知识,都是长期跟随老师学习过程中,口传心授,反复实践,长期实践中获得的。其中单靠院校教育,大班上课、集中实习,无法完成中医全面素质教育,无法传承每位老师的独特临床经验。所以近年来我校和其它中医院校分别进行了中医药教育方法的探索,我校开办了“仲景学术传承班”“中药传承班”。它是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起来,培养中医人才。前期的基础课、普通课、西医课等在学校进行讲授,而临床课的则跟随老师进行学习。并且加强学生对中医基石课程——内经、伤寒、金匮、温病、中药、方剂等课程的学习,在辨证施治上狠下功夫。通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临床技能,不论是考研和毕业后工作,都比单一院校教育培养的学生更加优秀。

(五) 板书与课件

板书与课件本来都是教学方法的应用。但是我在教学督导中,常常发现不少教师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其主要表现是运用课件丢了板书,并且有的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多是一页一页密密麻麻的文字。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读上面的文字,同学们听得枯燥无味。有的学生为了尽快记下老师讲授的内容,还用手机拍下相关内容,不做课堂笔记,也不用认真听课,待考试时看一下课件照片的主要内容即可。斯坦福法学的计算机系雄冠全球,学校位于世界IT行业的心脏——硅谷。学校教室里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然而很多学科的教学完全不用电脑,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授方式,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学生记笔记。这些对传统方法的坚持,是由学科性质决定的,例如数学课上的公式推到、证明,中医课中的内经、中医基础理论、四大经典等的讲述中都可以运用板书讲授方式,边讲述,边板书,一步一步的让同学们逐渐深入理解课程的内容。再加上学生们课堂笔记的记录,更加深了教学内容的印象。试想我们忙着一页一页的翻阅课件,只会使上课的内容成过眼烟云,学生脑子里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老师通过板书的方法讲授,也强迫老师不能偷懒,每一次上课都要认真备课。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完全适用板书授课,对于一些图像多、表格多的课程,如生理解剖、病理、生药学等,运用课件讲授更有优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是用课件授课,是用板书授课,或是二者结合授课,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做出科学的选择,才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四 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一)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工作中,以往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授课时通常主要是依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规定要求进行,从课程内容的安排,授课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都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吸收效果。“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强调学生是主体,是受教育的对象。教学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如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毕业实习的进行等,都应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学工作更符合学生学习需要以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学生为中心”要重视教学效果。教育既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学生的学习规律,同时教育又有自然规律。因为各种知识进入大脑后,要经过内化思维,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思想及灵魂。这个过程是靠学生自己对讲授内容的思维理解和消化。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学”,即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只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手段和方法。只有学生学会了,理解了,掌握了才是目的。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构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授课过程中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是学生接受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环境上,不仅是教室,其中实验室、图书馆、实习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等,都是学习环境;在教学内容上,应从教师教什么转移为学生应该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考虑如何使自己教好,转变为如何使学生学好;在教学评价上,由评价教师教的怎么样?转变为重点评价学生学得怎么样?二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结合法。根据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内容不同,选择更符合同学的实际情况的新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启发式、演示式、参观式、情景式、读书指导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如我校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发挥文化环境对个人行为、目标、规范等所起到的整合和导向作用,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提高学生们的素质。

(二) 加强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这些年来一些的学者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了不少探索,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其中之一。它使教师的职责由原来传授知识,越来越多转化成激励思考。这种学习是一种主动、自愿和自发的学习,它是一种内在的过程。即基于兴趣和感情的学习,或是基于责任和义务的学习。其中从“自”字讲,它包括自立和自控。自立是强调学习的形式和途径,它是基于学生的自我阅读、思考和操作来进行。自控强调的是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从“主”字上讲,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具体来说,教师要把学习的机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实践,活动展开,获得知识,推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知识的灌输和内容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而是要努力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牢固树立起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阅读、思考和反思三个方面。首先是阅读能力,主要是学生自己能够阅读教科书。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读懂的内容,坚决不讲,不教。教师讲的,教的,必须是学生读不懂,看不懂的内容。所以把“引导学生完整地、全面地、独立阅读教材”,应看成课堂教学最本质的意义,最具基础性价值的教学环节。再者思考能力,它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的突出表现。它主要是提问能力,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必须从问题开始,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深入思考。同时还要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诱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评思维。第三,反思能力。反思是通达“自主”的主要路径。从新的课程目标看,反思应包括知识技能反思。如学会了吗?过程方法反思,如怎么思考的?哪种思考最好?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反思,如我对这门课感兴趣吗?为什么?通过对学习情感、态度、意志的反思,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的养成。总之,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要以“学会”变成“会学”,“学会”达到储存知识,“会学”达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总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更新学习理念,学会如何学习。

(三) 树立开放式课堂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一节节、一章章、一本本,一门课接一门课的讲下去。这种单一化,统一型,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使同学们禁锢在课堂之上,封闭于灌输之中。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的概念和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课件的应用,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法的开展,课堂上师生互动及教学课件在网上展示,改变了以往的单一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拓展教学课堂空间和内涵,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思想,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由于人们认知方式不同,理解能力不一样,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应当允许学生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理解能力,对可接触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并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第二从统一化向差异化转化。帮助学生学会放弃对同一性的机械追求,而面对丰富多彩的人生之路,敢于认识,承认差异,善于学人之长,优化素质,扬长避短,不断走向成熟。第三从封闭向开放转化。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中医药教育同其它门类学科的教育一样,实质上是一个开放,创造的过程,要自觉用整体、接纳的观点处理教学工作,冲破单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的人生发展,关注学生在理论学习,实验技能掌握,临床或专业课实习中的潜能开发,以便在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效果。第四从权威向平等转化。在教师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增强师生平等及合作探究意识,应该是一个自信的讲述者,开启知识大门的引导者,聆听学生想法的求知者。做到公平对话、公平交流、密切协作,使教学效果更好。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

良好的思想素质是人们立身之本。我们培养学生一定要品学兼优。要坚持全面发展,把做人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求成为完人,但求成为全人。就是成为完完全全的人,健健康康的人,正正常常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学会“包容”。养成“泰山不弃杯土,江河不择细流”的胸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首先在于他的包容之大,对于同学们来说,包容是眼界,是胸怀,是气度,但也是修行。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要我们不仅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认识并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人类的理想社会就能实现。二是要学会“专注”。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坐得了冷板凳,努力从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和力量。要成就大学问、大事业,就必须保持平静的心态,练就专注的本领,珍惜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对现有知识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学会“担当”。培养“士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情怀,增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就是培养担当。担当是一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就是社会的建设者。这种责任心,从小处讲是一种遇事不屈不饶,意志坚韧的精神;从大处讲是将自己的成长与社会进步,民族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爱国精神。四是学会知礼。“不知礼,无以立”。知礼对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言行举止,将会有恰当的引导。五是学会诚信。诚信是一个人内在道德感的培养,只有诚信于心,才能外信于人。六是学会阳光。年青的大学生应该襟怀宽广,自信向上,应该表现积极的精神面貌,体现出时代发展的特点。总之,这样的大学生,才是真正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人才。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参与者,建设者。

(五) 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人才水平的评价,有更高的要求。不但具有丰富的知识,熟练地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开拓能力,刻苦攻坚能力等。还要求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就是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做前人未做的事及前人不做的事。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社会实践中发现新事物、新问题。去研究和掌握这些新事物,运用这些新事物为社会服务。在学校中,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是老师们在教学中要运用以引导为主的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思维,发掘学生的敏锐的洞察力。引导学生捕捉细微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找出它的规律性新颖点,新亮点,从而超越前人。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上,还要鼓励同学多参与科研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文献综述撰写水平,掌握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创新工作打下基础。

(六) 做一个深受同学们欢迎的好教师

十七世纪的捷克教育家耐美纽斯曾经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耐美纽斯个人的职业自豪感,也是古今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共同赞美。所以我们老师要珍惜人们给我们的这种声誉,要努力学习,刻苦工作,争取做一名好老师。一名好老师最主要的是能够坚持自己培育桃李的梦想,不忘教书人的初心。好老师就是热爱三尺讲台,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要成为那种热爱学生,默默奉献却无怨无悔的人。做一名好老师要当好两种角色,既要当好良师,又要当好益友。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不仅是带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也要教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不仅善于发现他们的潜力,也能很好尊重他们的思想。既是课堂上的好老师,又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具备三种能力。要不断学习和锻炼“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传学生之道义,授学生之学业,解学生之困惑。做一个好老师还要做到四个方面:第一要有理想信念。只有具备这种信念,怀揣为国家、民族发展大业和人民福祉献身的教师,才能够在学生们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第二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不断增强师道修养,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去影响学生,以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第三要有扎实的学识。好老师就应该自觉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努力做名师,做大师,做优秀专家 ,做大学者;第四要有仁爱之心。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才能耐心的去塑造每一个学生。仁爱不是偏爱、溺爱,好老师应该做到严爱结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闭窗口
   

河南中医药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