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 往事回忆 | 爱心书画 | 青蓝工程 | 五老风采 | 学生心声 | 工作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往事回忆>>正文
赵文哲《我的人生路》连载
2017-04-27 09:12   赵文哲

 

编者:本期《关爱网》所发赵文哲同志连载文章《要热爱河南中医学院》 是赵主任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由小到大,建设发展的形象描写,仔细读来如身临其境,对于我们了解我们学校的过去,展望未来具有深刻的意义。

赵文哲河南中医药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十)要热爱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从一九五八年建校至今,近半个世纪了。在这期间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而且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

我六四年分配来时,学院很小,就人民路那么大一片地方,而且还有一附院一半。不过那时候学院和一附院关系非常密切,学生课余时间就可以到病房去接触临床,接触病人,要说医教结合的话,我觉得那是最好时期,所以那时学生的基本功和临床技能也都是最好的。

那时候学院只有个很小的职工食堂,因为职工不多,在食堂就餐的职工更少。后勤就在“核桃树”底下的几间平房里办公。只有一座教学楼,据五八级的学生说,还是他们勤工俭学自己烧砖,和职工搬砖活泥盖起来的。中医学院在农业路西段还有个不大的分校,中医学院附设中药学校就在那儿上课。我在那儿住过,还在那儿听过陈淑英老师的医古文课。

中医学院有个广播站,在教学楼二层的一间房子里设着。负责广播室和广播站的实际上就我一人。学院各科室、学生教室、一附院病房和各诊室都挂有一个小木匣子,每次播音都是通过这个话匣子传出来的,话匣子有个开关绳,不想听的话,一拉绳就关闭了。

后来中医学院不断搬家。一九六九年上半年搬到安阳县曲沟公社搞“斗批改”,下半年十一月份又搬到禹县搞.“战备疏散”,一九七0年从禹县搬回来,省委省政府让去郑州粮食学院院址办学,后来粮院恢复了,又让去农业大学校址办学,后来农大又从许昌搬回来了,中医学院彻底没有地方去了,这时省里才在燕庄给买了二百亩土地建中医学院。

由于扩招,由原来的两千学生规模一下子发展到近万人的大学,二百亩土地远远不够用了,省里二00六年在郑东新区批了一千多亩土地建新校。但买地的钱和建校投资都由学校自己想办法。这就给现任领导出了个大难题。他们这是又一次创业,非常艰难,对中医学院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由于学院的发展,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办学门类不断扩大,学院由原来的中医、中药两个系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个直属二级学院,医、管、工、文四个学科门类,五十四个学科。

随着学院的发展,职工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不断改善。就拿我来说吧,我来中医学院时可以说一无所有,住的是工棚,唐全山等老师帮助盖个刚能站下一个人的小厨房。吃饭时没有饭桌,就把洗衣服的铁盆口朝角,一年后转正,五十三元五角。这个工资一直拿了十几年。当时我爱人对我说:“啥时候你的工资长到八十元我就不上班,不工作了”现在听起来好像是开玩笑,但在当时确实是认真的。可见当时人们对工资的要求并不高。现在好了,工资成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增长。住的地方也由工棚变成了平房,又由平房变成了楼房,直到现在的三室一厅,真是“吃着甘蔗上楼梯一一步步高,节节(阶阶)甜”。

从中医学院的发展,我在想,从大的方面,没有国家的发展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从局部考虑,没有单位的发展,就没有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国家的发展与人民同生死共命运,单位的发展与职工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彭勃院长在本科教学评估动员大会上讲:评估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着中医学院的前途和命运。讲得很实在,确实是这样,中医学院垮了,职工的生活就不好办了,这是很多单位的事实证明了的。在二00六年的教学评估中,大家提出“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我爱我校,为校争光”的口号我认为提得非常好,而且全院上下万众一心,实践了这一口号。经过大家的日夜奋战,共同努力,夺取了教学评估工作的好成绩。所以我提出,热爱中医学院吧,努力使她发展得又快又好,这是全院教职工的福祉。

关闭窗口
   

河南中医药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