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诞生了河南中医学院,一九五九年又建立了中药系,这是两个难忘的日子。河南中医学院的诞生,为河南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人才。中药系的建立开创了我国中药专业院校教育的先河。它是全国最早建立中药系的两个院校之一,在中药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59年来中药专业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医药卫生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精英,为全国人民医疗与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中药系及中药专业在前进的道路上,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路程。几十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药系已经发展成规模宏大,教学条件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较高的药学院。现在已有七个专业、154名教师,在校本科生已达到2480名,硕士研究生252名,博士生20名。我们为之高兴,为之振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忆我们班的38名同学,在各方面异常差的条件下,克服困难,振奋精神,完成学业,并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现将当年一段经历作以回忆。
一、招生简章上没有的专业
我们是1959年通过高招入校的,当年8月底接到河南中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后,心里非常高兴,心想即将步入医学殿堂,多年后就要成为一名医生了。入学后接待我们是教务处的老师,学校新宿舍楼还未盖好,让我们暂时入住到距学校不远的北下街双盛公旅社。入校的第二天,学校领导就给我们介绍学校的情况,并宣布我们59级分两个系(专业)三个班,两个班为中医系,一个班为中药系。我们有41名同学分到中药系,其它两个班为中医系。老师又做了解释,由于确定建立中药系时间比较晚,没来得及将中药系写入招生简章,就将招收的中医系三个班中分出一个班为中药系。当时,我们班不少同学感到愕然。因为我们高招志愿填写时,就是冲着中医系而来的,想成为一名医生。现在莫名其妙的被分到从未听说过的中药系。鉴于当时社会背景,整个中药事业发展比较滞后,从事中药技术工作的人大多是搞调剂,抽药斗。或从事药材的加工炮制,碾粉打丸。工作简单劳累,不需要更多的知识,只要中专毕业就足够了。我们上四年的大学生,从事这样的工作是大材小用。校领导了解到同学们的思想情况后,就做大家的思想工作。给我们讲招收中药系的意义,中药事业的前景。要我们看将来,看发展。领导告诫我们中医药事业就需要你们这些专业人才,去继承它、去发展它。你们要承担这项光荣任务,要肩负起这份责任,你们是有前途的。鼓励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但要学好中医药理论,掌握好传统的制药技术,还要学好现代的科学知识,运用好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发扬它。同学们在领导的耐心的讲解和教育下,初步想通了这个道理,服从分配,安下心来,投入到学业中。直到后来,随着课程深入的学习,对中医药认识的不断加深,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专业思想得到了巩固,我们也逐渐爱上中药系中药专业,这给后来我们的刻苦努力学习,带来无限的动力。
二、不像大学的大学
提起大学就会想到高大的楼房,美丽的校园,长长的林荫道,宽阔的体育场,学富八斗的教授等,非常神秘。但是1959年8月底,我乘坐接新生的卡车到学校时,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当时我们的校址就在人民路,现在的中医一附院的地方,我们入校时学校仅有一座两层临街小楼,一楼是我们和第一期西学中班的教室及老师们的办公室;二楼三间房是图书馆,另外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所办公室和研究所的两个实验室。院子有半个足球场大,北边一排平房是中医58级两班和中医59级两班的教室,南边一排是学校领导的办公室。西边是食堂和餐厅。学校最后的是两座二层未建好的学生宿舍和家属宿舍楼。在去宿舍楼路上,还是未搬迁的杜岭中街的市民房屋,校园狭小,人员杂乱,既没有篮球场、足球场,更没有田径场。后来才知道,上体育课需要到距学校六七百米外的郑州市体育场。学校的教师仅有十几位中医基础课老师和几位西医课老师,更没有教授和实验室。这和我们见到的郑州大学、开封师范学院(现河南大学)相比,相差悬殊,令我们非常失望。不过没有多久,在和中医58级老大哥们相处中,了解到中医学院的发展过程中。上级领导对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并任命了韩锡瓒为院长,彭雪枫将军的父亲彭延泰为副院长的领导班子,他们带领大家共同努力,全力以赴地进行建设,使河南中医学院得到了飞快地发展。中医58级同学入校时校园环境还更差,他们住蓆棚,院里堆放着各种建筑材料,到处是建筑垃圾。但是老大哥们还是安心学习,认真读书,没有怨言。现在比一年前好多了,已经有了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有幢将要入住的新宿舍楼。我们听到他们讲的过去经历,大家受到很大教育。从而认识到学校的发展是刚刚开始,它需要一段过程,不但我们不能抱怨,而且还要积极地投入到这个建设中。我们参加建设的是校园东北角,临人民路的教学大楼(现在一附院门诊楼的位置)。建设时正是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国家经济紧张,建设经费不足。学校就动员我们同学参加建设活动。同学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挖地基,砸砖渣(地基用),打夯,抬土,填土,到卸水泥,卸砖块等,什么脏活累活我们都能干。手磨破了,肩压肿了,脚打泡了,腰累疼了,都不休息,包扎一下继续干。有时运砖,运水泥的车来晚了,为了不耽误第二天施工,我们同学在晚自习课后还要帮助卸车,直到十点多。但是在那艰苦时期,每个男同学的每月口粮仅29斤,女同学每月26斤,每天不足一斤,副食蔬菜也严重不足。说实在话,当时是又累又饿。不过同学们只想到这是为了自己学校的建设,义不容辞。为了改善教学环境,为了建设自己的教室,累一点,饿一些算什么!忍一忍,睡一觉就不想它了。
三、“阴阳五行”与“分子细胞”的碰撞
现代知识与传统知识的碰撞从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开始了。当时首先开讲的就是有关中医药内容的课程。其中有内径、医古文和中药学,其它还有政治课、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体育课等。内径课的主讲是金秀文与石冠卿二位老师。当时各学校尚未有统一教材,我们学校选用的是一本介绍中医经典知识的《内径辑要》。这本书的内容是辑录了一部分内径原文,在每条后面仅仅做了注解。既没有分类整理,也没有文字的阐述。内容既不系统,又不明确,老师讲起来也有一些困难。对我们这些高中毕业的学生第一次听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中医理论,好像听天书一样。再加上我们中学时期学习的分子、原子、细胞、血球等。两个方面理论碰撞一起,落差太大。同学们一下子回不过神来,衔接不上。从用宇宙学说到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自然变化规律总感到不适应。当时还存在一个问题,是医古文的学习。医古文是翟明义老师讲的,所用的讲义是自己编选,油印成册,印刷粗糙,看不清楚,翟老师有很高学识,又很认真的讲授,但是他讲话方言较重,医古文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使部分同学产生畏难情绪,后来石老师改变了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综合整理后,结合条文的内容进行系统讲授,收到较好的效果。并且他告诉我们中医药理论是一种独特的理论,几千年来运用这些理论防治了很多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告诫我们,在学习中医药理论时,不要老和现代的医学理论作对照,要认真学习,完全以中医药理论去思考,使自己慢慢融合到中医药理论中。我们听从石老师的教导,并且随着学习的慢慢深入,逐渐对中医药理论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相关的中医药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中药学和方剂学时,大家互相比赛,看谁背诵的中药歌括和中药方剂歌诀多。我们班的李树仁同学还将自己编写的药歌配上曲剧的曲调,教我们演唱,既生动活泼又加深了我们的记忆。
四、采药实习在伏牛山
上山采药实习是中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一环。我们上山采药实习是在1960年二年级上学期。当时中药课程的讲授已经结束,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要上山采药实习。实习地点是南阳地区内乡县夏馆公社的伏牛山区。带领我们的老师是杨毓书、杨德忠和孙国强。我们奔赴伏牛山区的第一天是从郑州出发乘坐大卡车到南阳,第二天再从南阳到内乡夏馆。第三天全体同学开始背上自己的行李,向目的地伏牛山的小湍河进发。从夏馆到小湍河有五六十里山路,要翻越两座山,跨过几条河,崎岖的山路两旁,都是原始森林,树木遮天蔽日,山鸟林中鸣唱。从早上六点出发,直到下午五点多才到达,走了十多个小时的山路。在跋涉中,男同学帮助女同学,身体强壮的帮助身体弱小的同学,共同前进。到达目的地后,虽然大家都很累,但同学们都很兴奋说“我们终于达到目的地了!”我们到的地方就叫小湍河村。当时正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都集中到较大的村庄过集体生活。我们住的这个小村无人,住宿在原来的农民家里,吃饭自己做。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还具备基本生活条件。这个村周围是深山老林,认药,采药都很方便。大多上午去远山,下午在附近。隔两天休息半天,把采的药材标本收集起来,整理后放在打麦场树下进行展示。同学们可以反复辨认,增强记忆力。杨老师还用这些标本,给我们介绍这些药用植物特征和药材性状特点,还带领我们对原来在课堂讲授的药性、功能及临床应用进行复习,使我们的中药学习得更扎实。这个地方是伏牛山老界岭深山区,山高林深,大多是原生态,药材品种丰富,我们见到的就有一二百种。较多的是山茱萸、黄精、沙参、玉竹、柴胡、桔梗、五味子、连翘等几十种。我们同学在采药认药时,还压制了大量的蜡叶标本,为充实标本室提供了丰富材料。这次上山采药收获很大,主要是理论联系了实际,从药用植物的形态、药材的性状、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等全面的、系统的学习一遍,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吃苦耐劳精神。
五、燃烧的红烛
千百年来一直把默默奉献的老师比作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子。我们的老师就是这些红烛,他们勤勤恳恳的备课,滔滔不绝的讲授,在三尺讲台上散发自己的光和热。我们这些老师现在已经八九十岁,有些还健在,有些已经仙世。但我们永远忘不掉他们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光辉形象,永远忘不掉在课后谆谆教导的耐心。我们中药1959在校的四年中,共讲授26门课程,授课的有30多名老师,我们的老师在那个时代冬天无暖气,夏天无空调,连一个电风扇也没有,在挥汗如雨的条件下,为我们讲授了各门课程,为我们开出了许多的实验课。从而增加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技能。一些老师为了提高授课效果,使学生有更深的理解,他们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的老师为了讲授的知识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切合生产、科研和临床实际,他整理了自己的宝贵经验,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充实了教材内容,以此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在这些老师中有讲授中药学的杨毓书老师,他创造的“药物列表对比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记忆法,使同学们受益很大。石冠卿老师讲授《内经辑要》时,将罗列的条文进行分类整理,根据条文的含义,用现代语言加以阐述,使我们既理解了各条文的意义,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高体三老师是讲授方剂学的,他采用了“方义分析列表法”,在讲授每首方剂的方解时,将组方中每味中药的作用,“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列表讲述,清晰明了,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在专业课的老师中都恒青、李忠、吴金合等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比较深。都老师是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8级硕士生毕业,她有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讲授我们的生药学课程时,内容娴熟,条理清晰,教学效果好。在生药学实验课内容安排上,除与教材相关内容外,还选择附属医院老中医刘延桐老师经常使用的草药,甜地丁、牛胆草、君子兰等。以此作为实验材料,使大家感受到一次“实践训练”。李忠老师是讲授《植物药品化学》的。这是一门新学科,国内大学尚无开设这门课程,更没有现成的教材。李老师接受了这项任务后,同孙水平老师一起,广泛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相关资料,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编写任务。并经几次修改后,征求了很多专家的意见,印刷成册。这本书的编印,解决了这门课无教材的困局,也是国内最早的中药化学类的教材。李老师在授课中常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使内容更加充实,生动活泼,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我们的《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两门课都是吴金合老师讲授的。吴老师是一名中医老师,他在跟师学医时,也学习了中药的炮制和制剂。当我们缺乏这两门课的老师时,吴老师就承担了这些教学任务。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不但顺利完成了理论课教学,而且还带领同学们到校办药厂见习。到附属医院药局、炮制室、制剂室、炼丹房,现场观看中药的炮制,膏药的熬制及丹药的炼制等。在学校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尽力地创造条件完成两门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吴老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永远感动着我们。
除以上老师外,还有孙水平老师也承担了我们两门课的教学任务。其中有西药《药剂学》、《药理学》的讲授。潘先琼老师担任《植物学》,苗丕宪老师担任《中药鉴定学》,冀春茹、逯艳雪老师讲授《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唐维明老师讲授《分析化学》,陈光政、李克、谢树坤老师讲授我们的政治课。还有其它课程的老师都为我们的学习尽心尽力,为我们的成长做出了奉献。我们永远感谢他们,永远记住他们这些献身教育事业的“红烛”。
六、“空前绝后”的一个班
自从1959年我校同成都中医学院首批建立了中药系后,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中医学院也相继开办了中药系。这时全国的中药人才的培养得到了蓬勃发展。随后我们学校又在1960年、1961年招收了中药60级、中药61级两届同学。这时学校整体得到发展,学校师资得到了充实,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得到改善。中药系的教学也越来越好,同学们的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是,在1962年学校根据上级布局,因困难时期,经费不足,决定撤销中药系并将一二年级两班同学转入中医系学习。中药1960级为中医603班,中药61级与中医61级合为一个大班,中药1959级继续学习到毕业。至此,中药系就剩我们1959级一个班,待到1963年后,中药系彻底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由此可以看到我们的中药系1959级是开办时“前无古人”,待毕业后又成了“后无来者”。有些同学戏称是“空前绝后”的一个班。但后来得知,全国其它省市中医药院校的中药系未有此现象的出现,这令我们非常的惋惜。这次中药系的停办对中药事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直到1972年我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时,又开始新的生命。此后,相继招收了中药1973、74、75、76级,共计五届六个班的中药专业的学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开始了新时代、新春天,从此步入到正轨道路,中药专业同其它专业一样得到蓬勃发展。并且由中药系发展为药学院,无论在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师资队伍等都得到了飞快的发展。教学条件和水平,教学质量、学生水平也得到了巨大提高,已迈入到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先进行列。
七、兄弟姐妹情
我们中药系1959级是上个世纪1959年秋季入校,1963年毕业。入校时41名,中途辍学3名,毕业38名。我们这一班的同学除一名来自河北,一名来自安徽外,其余来自本省28个市县。同学中大部分家在农村,并且有的同学家还在伏牛山深处。同学的年龄相差也比较大,不少的同学相差六七岁。就是这样一班同学,在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同学们的学习都非常努力,不但没有逃课的现象,就连晚自习也没人缺席。晚自习时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安安静静,同学们都在复习,预习功课或做作业,偶尔会有一点讨论的声音。大家都在珍惜时间,刻苦努力的学习。当时在我班竟出现了“开早车”和“开夜车”的同学“碰头”(见面)的情景。但是,由于同学们学习基础或其它原因不同,仍有个别的同学学习较为吃力。学习委员王琦同学想了不少办法,帮助这些同学。其中如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选择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和基础较差的同学“结对子”,并把座位调在一起,便于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讨论,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好,在学习效果上取得较大成绩。在授课中,由于老师的各种情况不同,其教学效果不一样。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效果,我们班组织部分同学和教学效果较差的老师座谈交流,真诚的提出在他授课中的问题和建议,供老师参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也很感动,感动到同学们的善意,乐于接受同学们的意见,在以后的授课中有较大的提高。但对难度较大和重点课程,除了和老师交流外,还由我们同学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学习中的问题。《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老师是个新老师,备课不充分,教学方法不好,教学效果较差。尤其讲到烃类的含氧衍生物,醇、酚、醚、醛、酸、酯时,内容多,讲的快。而这些物质化学结构相近易混淆一起,同学们学习时遇到很大困难。学习委员就委托一个同学,让他想办法带领大家把这一部分内容学好。这个同学将这部分内容认真进行整理后,采用“对比法”在晚自习时带领大家复习,其内容清楚明了,取得很好的效果,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
生活中同学们也是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每逢假期或星期天男同学拆洗棉被,女同学主动自带针线到宿舍楼前空地上帮助男同学缝被子。同学们中如果谁有病,不论同宿舍或不同宿舍的同学都会陪同到保健科或医院看病,拿药,以及端水,买饭。对病重的同学还要看护,甚至端屎、端尿。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使生病的同学非常感动。记得在1961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候,男同学的口粮降到29斤,女同学的口粮仅有26斤,每天不足一斤。又没有可充饥的蔬菜和水果等,大家都吃不饱。不少同学都患了营养不良性肝炎和浮肿病。当时我班有一个同学,平时饭量就大,吃得多。在开始的一个月,由于计划不周,一个月的饭票半个月都吃完了。下半月怎么办呢?这时女同学发扬互助友爱精神,她们主动从自己的饭票中节省出来一部分,共同支援和帮助这位男同学,共度难关,使他走出了困难的境地,这位同学非常感动。
八、团结互相的集体
在大学四年中,我们班同学在学习上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我们班还是一个团结集体,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大家都能积极参加,为集体争荣誉,做贡献。如到药圃参加义务劳动,我们班参加的次数最多。在建校劳动中,积极参加,全力以赴。在全校的体育运动中,由于当时没有操场,不能举行运动会,没有篮球场也不能进行篮球赛。全校仅能参加的是排球赛。在校四年中,我们共参加三次男子排球赛,三次蝉联冠军。每一场排球赛,全班同学都积极加入,有的当拉拉队,有的准备开水,全班齐心协力。文娱活动也是我们班的强项。我们学校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元旦都要举行文娱演出。我们班女同学闫翠芝的豫剧独唱,女同学的豫剧小合唱,孙稚云等同学的曲剧表演唱以及乐器伴奏朱永庆都很下劲。这些节目常被评为全校的优秀节目。我们班郭国华同学参与校话剧团,主演话剧《掩护》,获得了学校师生的高度评价。更难忘的是我们班为毕业晚会排演的节目《中药1959毕业诗歌大联唱》,提前几个月就做准备。从内容的确定,诗词的撰写,曲谱的选择,几首歌曲的练唱,最后的排演都尽到最大的努力。大家为了在毕业晚会上有一个精彩的演出,借此以感谢母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教育,我们班同学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进行排演这个节目。由于当时同学们的实习点不在一个地方,大家只能提前约定周六下午练习的地方,有时在宿舍,有时在北京中医学院操场。还有一次在北京市东单广场。当我们唱起几首歌曲时,从周围聚拢了很多人,大家还以为是哪个文娱团体在此演出呢!
九、难忘的北京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学习中的重要阶段。它既是我们班理论联系实际的时候,同时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次“练兵”。领导非常重视,我们也更加关心。因为当时河南医药工业不发达,没有合适的药厂。医院药剂部门条件更差。学校要给我们联系全国条件最好的单位实习。当时领导委派教务处申其钊老师到卫生部请求帮助。卫生部也很重视,就帮助联系了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同仁堂国药提炼厂及北京市药材公司。后由李忠老师和吴金合老师带领我们赴北京实习。李老师负责总体工作,吴老师负责实习中的具体事情处理。我们实习的三个单位中的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当时有近300年的历史,它生产的传统中成药有418种,知名的就有44种。他们在中成药生产中,其原料真实,工艺规范,质量严格,管理到位。并且他们有一批技术精炼、经验丰富的师傅们。我们在那里实习时,从原料的检验、药材的炮制、成药的制备、成品的包装,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师傅们非常热情的讲授操作要点和他们的经验。北京同仁堂国药提炼厂是一个新型中药制药厂。他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对传统的中成药进行剂型改革,从组方中药材提取、浓缩、精制,到制成片剂。新剂型,应用方便,提高疗效。开创了中成药剂型改革的先河。北京市药材公司东城区珠市口药材站是我们实习中药鉴别的地方。他们那里药材品种多,饮片齐全。贵重药的鉴定上是他们特色,有几个非常有经验的师傅,对牛黄、龙骨、人参、犀角、藏红花等贵重药鉴别有独到之处,我们学到了难得的知识。同学们在北京实习的四个月中,受益很大。除一流的实习条件和经验丰富的师傅们的认真指导外,也和同学们刻苦努力分不开。我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和条件,竭尽全力的将能学到的东西尽力学到。不论各种制药技术好而经验,如炮制技术,制剂技术、鉴定贵重药材的经验等。还是药厂的规范化管理方法。不论是中成药剂型改革后的工艺流程,或者是各车间规章制度都是我们的学习内容。同学们一方面跟师傅学习操作技术,还要在空余时抄写相关资料。在抄写内容多时,我们分工合作,各人分段抄写,回到宿舍后再互相交流,将相关的内容补齐。为了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和开阔眼界,李忠老师又带我们同学到北京市郊区昌平的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园(现在的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参观,在标本园看到从南方和国外引进种植的药用植物,又参观了从东北引种的人参大棚。听专家介绍他们对药用植物研究的情况及取得成果。使我们感受到药用植物研究对中药质量提高的重要性。体会到保证中成药质量要从中药材生产着手。随后,吴老师又带我们到北京市通县(现在通州),参观同仁堂药酒厂。国公酒、虎骨酒等是他们远销国内外的名牌产品,在治疗风湿痹痛、风湿关节痛都有很好的疗效。药酒厂的领导给我们介绍了几十种药酒组成的配方,制备工艺及特殊的包装材料,参观了生产车间及各种产品,我们也有很大的收获。
在北京实习的业余时间,也是很紧张的,除个别星期天我们到北京市的景点参观外,大多数星期天每天晚饭后都要到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阅读图书,查阅资料或整理一天来实习的心得体会。一些同学还根据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到图书馆查找相关的文献报道,了解目前的现状,然后整理后,提出自己的认识,写出文章,李忠老师还帮助送往《药学通报》杂志社。北京实习的三个月中,学校领导一直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李忠老师多次给他们汇报,并将我们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呈告他们,他们给予极大的赞扬并及时解决了我们遇到的问题。当时,卫生部副部长郭子化还亲自到北京中医学院我们的住处,看望我们。询问我们实习及生活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亲切地告诉我们“拉药斗”不是我们学习的方向。中药行业虽然相对比较落后,但它是有前途的,正需要你们这些中药学子继承它、发扬它,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
再见吧 母校
我们在北京的毕业实习的时间是1963年5月到9月,历时五个月,顺利地完成了毕业实习任务,学得丰富的知识,掌握了实践技能。九月底回返回学校,进行毕业前的一系列工作,其中包括毕业鉴定、毕业相关表格的填写、毕业志愿的申请等。我们还要准备毕业晚会的演出节目。晚会上我们班全体同学一起演出“中药系1959级毕业诗歌大联唱”,以诗歌联唱的形式向学校领导、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汇报了四年来学习、生活的经历,汇报了我们取得的成绩。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们辛勤的培养,感谢在校是同学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晚会上我们班同学们感慨万千,心情无比激动,这次演出取得了很好效果。毕业在即,终于在十月中旬学校宣布了毕业分配方案。我们是全国分配,全班毕业的有38人,到外省有16人,其中山东6人,辽宁3人,广西3人,湖南2人,陕西1人,河北1人。其余22人除留校3人,附属医院(一附院)1人,省直1人外,有17人到全省各地市。方案公布后,同学们都服从学校的分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并开始紧张的做离校准备工作。在此时同学们非常感慨,四年了,是我们一生中关键的四年,是我们记忆中最难忘的四年,是我们学习知识和本领的四年,是造就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四年。在这四年当中,我们从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小姑娘,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走向工作岗位的栋梁之才,这是母校教育的成绩,是老师们辛勤培养的结果。我们将在一生中永远牢记母校之情,师生之情,同学之情,并将以这种感情激励我们前进,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母校增光。
后记
我1959年入学,1963年毕业,是全国中药专业首届毕业生,也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届毕业生,(中医1958级是六年制,比我们还晚一年毕业)。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历史几经书写,但中药系(现药学院)一段历史很少见注于文字。如今,我们这班同学的年龄都在80岁左右。现在凭着我不太完全的记忆,把这段经历用文字书写出来,记录下那个时代我们学习,生活和奋斗过的历程,这也是我们药学院发展的一段历史。并以此感谢母校对我们辛勤培养,感谢母校的老师对我们倾心哺育。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几十年来我们母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经历了几度风雨春秋,走过几段曲折的道路。但现在终于成功了,已经建设起以中医药为主的多专业、多学科的大学,不论在校园建设和内涵充实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的成就。正在步入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学子们为您高兴,为您骄傲。我们中药1959级的同学们,在祝贺您60周年华诞之时,也祝愿您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实现“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专业”的伟大梦想。母校!我们永远怀念您!祝贺你!永远和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