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在2022年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征文活动中,我校康复学院张月撰写的“传承五老精神照亮前行之路”,以记叙文的形式,续写了名医杨兆琴教授,治疗病人精益求精,关爱学生一片赤诚,内容事迹生动,语言朴实无华,被教育部评为最佳征文奖,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读懂中国活动深入开展下去,本次优秀诗文展刊登这篇获奖征文,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欣赏。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同学参与阅览,谈感想、写体会,我们将及时刊登。
传承五老精神 照亮前行之路
——记河南中医药大学杨兆勤教授
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张月 指导老师:孟长海 张羽萍
一袭白衣,一根银针,一颗赤心,一晃就是六十个年头。2022年9月,杨兆勤教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每每回看杨老师生平事迹,内心的暖意和敬意便波涛汹涌。
1975-1978年,作为党员杨老师主动请缨参加中国援外医疗队远赴埃塞俄比亚,那里医疗条件落后、资源短缺,开展工作困难重重。当地一名群众膝关节积液严重,八个国家医疗队进行会诊,其他七个国家专家束手无策,杨老称“这个也没方,那个也没方,我们有方”。该病经杨教授针灸治疗不到一疗程即获痊愈,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称赞,通过银针展示出中医简便廉验的智慧和力量。
1994年退休之后,她仍耕耘在医院临床教学一线,人们常可以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耄耋老人,每天风雨无阻八点钟准时到达诊室,她每天接诊两百多名患者,总结七万多例面瘫病人以攻克该疑难杂症,有人问“以您的年龄,完全可以选择坐诊两三天,不用每天都来吧?”杨老表示,“病人要迅速控制病情,他们不能等,我就不能休息”。她常告诫学生,孙思邈大医精诚是对医者的基本要求,无论何时都要做到“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恻隐之心”。一小患者面瘫严重,看病时家人拿干馒头泡水当饭吃,杨老心疼不已,给小孩买了几个包子并延迟下班做完治疗,生动地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她严格要求学生熟记经络穴位等基本知识,临床必须三天扎针技术过关,唯有如此,方能下针快准,得心应手。杨老寄语大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严格要求自己,以后走向临床工作将理论和实践反复结合。杨老的教诲像和煦春风,吹拂内心荒芜,播种下一颗叫“赤诚”的种子。
作为中医药大学生,我不能忘,也不敢忘,一位满头华发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仍为患者扎针治疗,瘦弱的身躯在病房里穿梭忙碌,眼中的悲悯和关爱犹如跳动的火苗,为患者带来希望。杨老是我一生的标杆,我一定谨记“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将拼搏奉献的精神薪火传递。
传承五老精神,照亮前行之路。“五老”们的身影似块块铺路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杨兆勤教授正是中国千万个五老之一,他们坚守岗位,忠诚敬业,细心培养下一代,在平凡的岗位上耗尽毕生心血。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生逢其世又重任在肩,追风赶月莫停留,将工匠精神赓续绵延,在矢志奋斗中书写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