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民族发展的未来,青年的精神风貌象征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特点与符号。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的青年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中国的年轻一代要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胸怀,有道德的“五有”青年。
做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自当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每一个时代的中国青年都肩负着那个年代治国兴邦的光荣使命。一百年前,自强不息的中国青年以“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历经三十年,在亿万同胞的艰苦奋斗与英勇牺牲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1978年,面对百业萧条的经济环境,青年大军热火朝天地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建设当中,用他们的青春将中国发展成为今天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当代青年是身负民族复兴伟大历史使命的黄金一代,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青年们要以崇高的理想为基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2035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有本领的新时代青年,自当有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博学多识。现今世界的发展愈发多元化,且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尤为迅猛,如建筑,化工和机械等传统行业都在寻求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新时代的青年首先要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尤其是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更应系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探索学科前沿,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专业能力。自古以来,科学技术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除了夯实基础外,更要做到将多学科特点融会贯通,关注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和一揽子卡脖子问题,真正做到使国家突破技术封锁,不再受制于人。青年们要以过硬的本领为武器,披荆斩棘,共克时艰,为社会与科技进步献言献策。
做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自当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舍我其谁。中国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敢为时代先的中国青年。当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四伏,我们有号召中国青年的陈独秀,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有前仆后继的一代代共产党人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共和;当面对国际的非议不断,我们有毅然回国的钱学森,有鞠躬尽瘁的邓稼先,有两弹一星的革命先烈为我们撑起一道和平发展的屏障;当面对更加广阔的天地,新时代的我们有打破世界跨栏记录的黄种人刘翔,有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有在各行各业兢兢业业的劳动者们。青年们要以实干的担当为给养,在不同的领域中开拓进取,各显身手,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做有胸怀的新时代青年,自当有陶渊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虚怀若谷。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持续消退,我们的生活也将逐渐走向正轨,而面对病毒的后遗症,青年人应身先士卒地走出病毒的阴霾,用自己的蓬勃与朝气感染周围期待光明的人们。过去三年,病毒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幸与遗憾,但对于自强不息的青年人,要带着对过去的缅怀放眼未来,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不因过去的成败而患得患失。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总结经验,牢记教训,不忘初心,方能重新出发。青年们要以胸怀为盾,不惧外界的干扰,用坚韧的内心成就强大的自己。
做有道德的新时代青年,自当有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在面对诱惑时,要有独善其身的高风亮节;在面对威胁时,要有不屈不挠的坚韧不拔;在面对弱小时,要有悲天悯人的恻隐之心。始终做到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青年们要以道德为底线,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青年要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