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 往事回忆 | 爱心书画 | 青蓝工程 | 五老风采 | 学生心声 | 工作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五老风采>>正文
为了中医药文化的辉煌
2015-12-23 16:24   秘书处

 

 

为了中医药文化的辉煌

 

 

井止河南中医学院

   

    最近,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魁北克大学分校隆重举行,来之中国、美国、加拿大、台湾的学者参加了学术会议。古稀之年的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许敬生以“中医药文化之根脉与中医养生之法宝”为题,进行了极富文化深意的單述,他条理清晰,证据充分,热情洋溢的发言赢得了全体与会者的热烈掌声,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称赞。

(一)

   其实,许老自2005年退休以来,带领青年教师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一直就没有间断过。还在2015年3月,河南中医学院举办的“许敬生教授中医药文化研究成果报告、诗歌朗诵会暨《敬生杏林诗文选》首发捐赠式”上,河南中医学院院长郑玉玲在总结讲话时就赞扬许老,研究中医药文化自强不息是个好教授,所做诗文情真意切是个好诗人。她还号召全院师生学习许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尚精神,为中医振兴做出贡献。

    年已古稀的许敬生是安徽萧县人,他于1956年底来到河南,在这里学习生活达59年之多。现还兼任着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献学会常委。因为在河南生活的时间比较长,他总是自称:“我是河南的”。即使在河南人备受歧视的岁月,他在省外出差时也仍然昂首挺胸大声说:“我是河南的”。

    许老196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1971年12月分配到河南中医学院工作,他在教师岗位上一干就是44年。他认为,研究中医药,如果只注重医疗技术和中药的研究,而忽视文化对其的指引,就会像一个人,空有身体而没有灵魂。然而,多年来对中原中医药文化这一领域研究的人还为数甚少。他认为,作为河南中医最高学府的河南中医学院有义务为传承中药文化扛起这面大旗。河南省卫生厅非常支持许老的意愿,为他立了专项研究项目。河南中医学院更为重视,还为许老设立了工作室固定专人配合工作。但也有一些同志有疑问,2006年许教授已经退休,当时他的老伴重病卧床需要他的照顾,他能不能坚持下来?然而,学院领导还是从大局出发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许教授。

(二)

    许老是个办事认真,工作条理极为分明的人。中医药文化本是一个较为务虚的概念,但在许老这里便成为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工作。多年来他负者家庭重但,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在众多的工作中,他先是从深入查考古代文献入手,对其进行认真地梳理分析,从理论上阐述中原中医药文化的特色。自2003年以来,他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数篇大块文章,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如:《宋元时期中医药文化中心南移的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2至第4期连载)、《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中医学报》见2009年5月)、《中原中医药文化简论》(《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3月4日至3月17日连载6期)等。在这些文章中,详细论述了“中医药文化之根在中原”的核心论点。反复强调了中原医学的概念。

    考查古代医学文献是一项复杂的难度较大的工作,为了帮助广大青年中医工作者顺利阅读和研究中医古代文献,除了要求团队在研究中要有“孤往精神”,还编写了《医古文选读》、《医古文语法知识》、医用《古代汉语》等多部专著,并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与此同时,他还亲身实践,认真整理古医籍。许老深知,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术传承最重要的知识载体和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多年来,他主持整理校注出版了《跌损妙方》、《危亦林医学全书》、《罗天盖医学全书》等20多部。

经过对古医籍的整理,许老还有一件感受颇深的事:“过去,提到河南,人们往往只想到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殊不知在中医学发展的历程中,每个时期都有著名的中原医家和医著。像南朝阳翟(今河南禹州)褚澄的《褚氏遗书》,唐代汝州孟诜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唐代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司马承祯的《天隐子养生书》,北宋睢阳(今河南商丘)王怀隐的著名医方类书《太平圣惠方》,南宋伤寒大家洛阳郭雍的《伤寒补亡论》,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的代表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张子和的《儒门事亲》,明代祥符(今河南开封)李濂的《医史》十卷,清代著名植物学家河南固始县吴其濬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等。哪一部都是闪光发亮的明珠?”

(三)

    在对古医籍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又带领团队深入乡间原野,实地考察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许老认为,中原文化的发展史,就是华夏文化的缩影,河南作为中医药大省,有着众多的中医药文化遗迹和中药老字号。为了实地求证,他带领团队不顾山险路远,踏遍了河南的山山水水。2011年4月,他同几位青年教师到豫西洛宁县深山考察“洛书出处”遗址,曾在悬崖遇险,直到深夜才被当地群众救出。为此,大河报曾做了报道。

    多年来,许老带领青年教师走遍了河南十几个地市,考察研究了从火祖燧人氏在商丘点燃华夏文明之火,到酒圣杜康发明酿酒之术;从殷墟甲骨文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伏羲制九针、岐黄论医道、伊尹创汤液,到圣道老子、庄子养生、神医华佗妙用麻沸散,医圣仲景论六经而创经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等中医名著在中原纷纷问世。他寻根溯源,深感是光辉灿烂的中原文明孕育了中华瑰宝——中医药文化。

    经过大量的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考查得来的历史资料,许老编著了集中反映和诠释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医林掌故》,此书于201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出版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已被译成英文,即将出版汉英对照版。

在对古代医家总结的同时,许老还注意对当代名医的挖掘。我国著名针灸学家河南中医学院教授邵经明,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医治病人无数,被称为针灸届的泰斗。在邵先生九十岁生日时,他为邵老撰写了一副贺联:“一根银针,一腔真情,一心一意育桃李。一支艾柱,一团火焰,一生一世济黎民。”定位之准确,词句之优美,在全院师生中广为传颂。

    许老还是个诗人,他经常不断地用诗文表达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他的长诗《在仲景像前》字字显露了对医圣济世救民情怀的赞颂。这首长诗,在河南中医学院的晚会上,多次被师生朗诵。前不久,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为许老编辑出版了《敬生杏林诗文选》。也就在朗诵会上,许老向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赠送了多本诗文选。许老的专著和诗文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著名书法家朱忠宝教授赞他的诗文:“吐文贵如玉,落笔回风霜。”书画院副院长关工委秘书长韩进武观看了许老的《医林掌故》和《诗文选》这样写道:“在他这里看不到春天的幼稚,见不到夏天的浮躁,没有秋天的忙乱,看到的是冬雪的深湛,陈年老酒散发出的芳香,夕阳晚霞显得是如此的绚烂辉煌。”

    许老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克服家庭之累不仅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且还带出了一支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团队,可谓成果累累,桃李芬芳。但他认为,这还仅仅是开始。他向大家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他还要带领团队坚持“人格之独立,学术之尊严”的“孤往精神”,向着中医药文化的高峰登攀!

 

 

窗体底端

关闭窗口
   

河南中医药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