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 往事回忆 | 爱心书画 | 青蓝工程 | 五老风采 | 学生心声 | 工作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心声>>正文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体会关工委在青年培养中的作用
2022-04-28 22:09 关工委 

  在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考察,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并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成长发展的关心厚爱和对青年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殷殷重托,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远见卓识,体现了青年和青年工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是对广大青年的巨大鞭策,也是对广大青年工作者的极大鼓舞,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本期来稿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张亚萍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体会。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体会关工委在青年培养中的作用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教育工作者和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老教授、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他指出,老教授、老专家们为党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中青年教师作为青年一代的引路人,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同时也应是受教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更离不开老一辈的带领与指点,老教师应亲自讲授、把自己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传授给青年教师。这不仅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青年教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还有助于高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的第一站,他就来到立德楼的思政课智慧教室,深刻体现了总书记对立德树人的高度重视与亲力亲为。学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者也应该牢牢的抓住这一落脚点,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而“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亲身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五老”作为时代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为高校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助力。“五老”可作为全员育人的有效补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模范作用,通过走进校园、走进学院、走进班级,向全校师生尽全力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把自身榜样力量与红色故事带到学校课堂内外,也促进了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机制的健全,从党的光辉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等方面,引导广大青年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使学生们明白红色政权是如何来的、新中国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促进学生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还号召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阶段,需要更多、更优秀的青年人才奋勇当先,广大青年要主动投身于这些考验之中,去经历风雨、磨砺意志、积累经验。但在风雨与磨砺之中成长的青年一代离不开老一辈的带领与指导。广大“五老”退而不休,牢记时代赋予的重托,为了下一代敬业付出,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老一辈们不仅有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而且对孩子们满怀爱心,舐犊情深。他们深刻理解今天的青少年就是祖国的明天,关心下一代就是关心中华民族的未来的道理,在培养下一代的路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们以长者的慈爱之心,热心关怀,永不言弃,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在教育培养下一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薪火相传的一支重要力量。

  老一辈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的和平生活。老一辈的埋头干、奋力搏才有了我们的国富民强。正是一代代先进分子脚踏实地、勇于攀登、无私奉献,才引领了社会风气,激励了民族意识,弘扬了时代精神。“五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计得失、真诚无私、敢于担当、不怕牺牲、“干”字当头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务实创新、奋发有为,通过奋斗和奉献实现青春理想。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要有更加全面的素质。我校提出“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就是希望培养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大学生,在老一辈的带领下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张亚萍)

关闭窗口
   

河南中医药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