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自关爱网举办读懂中国获奖作品优秀诗文展以来,二级学院关工委积极组织同学们阅览展出作品,同学们积极参与,谈感想,撰写体会文章,总结先进典型的经验,学习他们的好思想,表达自己学习先进典型跟党走的决心,字字句句体现青年学子的一腔热血。本次“大学生留言台”刊登我校儿科医学院郭一郴、钟晓曼、汪深、黄菊月等同学的感受体会,供大家欣赏。
大学生留言台
儿科医学院学生阅览《初心不改医者仁心 薪火相传播桃李芬芳》有感
郭一郴 钟晓曼 汪深 黄菊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读完丁樱老师的事迹,她的形象更加清晰而深刻的展现在我脑海中,正如《医工论》言:“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丁樱老师一路走来,栉风沐雨,弦歌不辍,由一位普通医生成为现在的国医大师,她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地投入于中医药事业建设中,并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无私的传授与学生们。校训所说,“厚德博学,承古拓新”,而今的我们更应时时自省,无愧于身上的白大褂,无愧于祖国与党的培养,无愧于父母与老师的谆谆教诲,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添砖加瓦,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古有“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是丁樱老师那求学道路上的“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指导着我坚持自己的初心,在从事医学的道路上越走越深远;是她那面临着白手起家的儿科专业“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坚持,激励着我在面临专业困难时有迈步向前的勇气;是她那在儿科门诊突破一次次难关时的“长风破浪会有时”信念,让我对未来充满着期待,坚信着我的未来定会如我所愿。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药王孙思邈的规劝言犹在耳,今时今日,丁樱老师的品行更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定的学习榜样。物质的匮乏没有磨灭救死扶伤的信念,艰涩的知识却使前辈更加沉浸中医的魅力,积极传承,不断探索,永怀初心,不失其志。更难能可贵的是丁樱老师身怀本领而不欲藏私,处于学术的前锋也致力于培养后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为儿科医学院的一员,我实在与有荣焉。我也会将丁樱老师视为中医研学路上的明灯,努力靠近丁樱老师一样的“大医精诚”。此后前方有炬火,我辈也将成为光芒。
读书思人,老中医的经验亟待抢救,中医人的使命感是沉重的;读书想事,中医学的发展亟待推出新人,中医人的责任感是沉重的。作为国家宝藏、民族精粹的中医,要传承、要发展,要进步,要有更大的作为,没有大批社会信誉度高、群众认可度高、中医诊疗水平高的人才不行。岁达期颐之岁而健者寡,术待耄耋之年方传之迟。成就人才、推出人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要创造条件,使大批的从心、耳顺、大衍、不惑乃至立年、始冠等多年龄段的人才脱颖而出,时代呼唤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有一批具有学科带头人才华的中医帅才、掌握全面技能的中医全才和具有特色技能的中医“怪”才梯队。丁樱老师爱才、惜才、育才之宽阔胸怀,催化出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为后人做出了榜样。凝重中折射出的希望之光,厚重中裹藏着的财富之宝,沉重中感觉到的奋发之志,激励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