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 往事回忆 | 爱心书画 | 青蓝工程 | 五老风采 | 学生心声 | 工作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心声>>正文
青囊本草 誉满杏林
2023-11-07 15:14 本草书院曹新颖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天地灵物,中华取酿。追寻历史跫音,访谈王老话中药。听老一辈杏林学者谈经历、话发展、寄嘱托。随着时代的更迭变迁,一代代杏林学者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接续传统,吐故纳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仰赖于自发的坚守,亦仰赖于我们对民族、对文化、对自我的凝望与审视。中医药文化不是象牙塔里沉积的旧籍,

博学之,少年有志可以兴炎黄,照四方。

从入学到留校,从药学院建院之初的艰难坎坷到如今云程发轫、万里可期,王教授见证了河南中医药大学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他一路靠助学金从农村寒门学子走到大学老师,用书籍垫高了社会阶层,用知识铺出了人生之路。王教授起初志愿填报为中医系,后来是分配到新开设的中药系的,当时中药系还不太受人尊重,中药研究所也只能容纳几个人,发展较为滞后,如此艰难情况下,王教授服从分配,愿做中药事业传承人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发扬自身理工科优势,研究基本理论,看到了中药发展的光明前景饱读古书文献经方,并利用现代科学进行研究

毕业实习是在北京度过的,王教授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和条件,竭尽全力的将能学到的东西尽力学到。学习各种制药技术和经验,如炮制技术,制剂技术、鉴定贵重药材的经验等,以及药厂的规范化管理方法。不论是中成药剂型改革后的工艺流程,或者是各车间规章制度都是他的学习内容。业余时间,还经常到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查阅资料,每看到一处有感悟可写就会写下百十来字,从而更加巩固了专业思想。少年当有凌云志,行成于思毁于怠。千里光阴拨黑暗,昭昭真理明未来。王教授的大学时光刻苦求学,立志肩负起中药传承的责任。

笃行之,中年育人聚科研,勇攀科技高峰。

王教授1863年毕业后留校教书育人,同时从事科研工作。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1984年王教授回开封尉氏县乡村家乡探亲访友,亲眼看到了那时候乡村缺医少药的现况,发烧感冒时兴,甲型流感病毒席卷豫东地面,群众痛苦不堪,无奈之下,农村门诊所大夫给病人内服柴胡注射液急救,也获得了必须的医治实际效果,这一发现激起了王教授产品研发柴胡口服液的念头。新药的发明需要灵光乍现,更需要切实行动。从想法到落地实践,主动问询名医,找寻资金支持,历经四年多艰难的勤奋,通过校企结合筹集到三千块,总算与团队成员科学研究出了治疗感冒的草本中药制剂柴胡口服液。听到自己第一个新药试验成功后,王教授十分激动,同我们讲述时几度哽咽、眼圈发红,我们也备受感动。

此后十余年,王教授多次帮扶指导药企完成课题研究,不断攀登科技高峰,获得许多荣誉,为中国健康事业发展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科研工作者和中药事业奠基者,他以高质量创新成果应对新挑战、交出新答卷。

恒守之,老年努力尽今夕,万卷藏书育子弟。

群与群之相际,代与代之相续。如今83岁的王教授仍满面红光与后辈交流,坚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在空闲之余钻研中医药书籍,书写自己人生的回忆录,在中医药领域散发余热。王教授初心依然、言辞恳切,认为中药文化尚发展不足,空白点多,希望新时代中药文化传承人能投入中药学习,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学好用好,加强校企结合才能新药遍地开花。王教授的殷殷期盼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王教授是全国中药专业首届毕业生,他不仅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带头开拓一片片国内科学的空白地,而且他们还奉献骨子里的善良、责任与爱国情怀,如他一样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是国家之幸、民族之星,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与追随。

中国的中医药,不仅是简单地几味相融和药效叠加,而且暗含着阴阳五行、四性五味的门道,蕴含着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勤劳,充斥着民本思想、农本思想以及科学精神等深远影响后世文化的重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传承精华,中医药发展才能源远流长;守正创新,中医药发展才会清流激荡。

《礼记·中庸》记载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令贤智之人得见光明的坚实途径,王教授的光辉成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也离不开情怀与奉献。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民族生活的外沿,而青年则是文化延续和传承中重要的一环,尘雾之微尚可补益山海,萤烛末光便足以增辉日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人,我们应当落实好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创中药发展新格局,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我们意志轩昂,我们未来可期,要谨记前辈嘱托与期望,坚守与创新并重,才能做好中医药文华传灯人,谱写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关闭窗口
   

河南中医药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