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奔腾千年的生命潮涌,这是跨越千山的追梦之旅。在路的那一端,神农尝百草力破洪荒,黄帝著内经智含渊薮,远古的神话随着时空的流逝归于浩瀚。依稀中,我们能辨认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悬壶济世、著书立说的佝偻身影;我们能勾勒时珍编纂本草、桐君进山采药、葛洪结庐炼丹的颠沛路途;我们还能闻到庆余堂、同仁堂一南一北两间国药号里飘出的阵阵药香。河南,作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祥地,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美誉,在这片土地上,一座历久弥新、人才辈出的育人殿堂——河南中医药大学。
这是一条蹈厉奋发、艰苦求索之路。1955年,学校前身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创办成立,1958年9月,河南中医学院成立,2016年3月,正式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学校伴随着65年的日月星辰,河中医守护着“中医药”这颗国之瑰宝,承医德、授医术、教学相长;斗病魔、祛顽疾、妙手回春;重科研、扬国粹、求本远志,河中医把自己的才智、责任、汗水化为甘霖,泽润桃李、誉满杏林。
这是一条提升内涵、追求卓越之路。六十五年栉风沐雨、蹄疾步稳,从筚路蓝缕渐渐海阔天空。现在的河南中医药大学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不断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科技创新,现有5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研究基地,并荣获807项国家授权专利,共承担1952项科研项目。大医精诚、上医治国。学校统筹引领附属医院发展,与143家兄弟医院、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拉大了合作框架,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这是一条锐意改革、拥抱开放之路。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均再奋蹄。学校强化顶层设计,问题导向,战略为先;抓改革,理顺体制机制;立制度,健全管理体系;搭平台,配置共享资源;促发展,培植人才土壤,形成内部治理的良性生态环境。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推动“政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和开展社会服务的贡献度,积极创造条件,开拓了校、政、企多方共同合作的新模式,积极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万物并育而不伤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40年,目前紧紧围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工作目标,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与医疗机构企业等广泛开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产品研发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这是一条人才辈出、文化传承之路。春秋代序、薪火相传。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桃李芬芳、芝兰满堂,三尺讲台存日月,敢为孺子育英才。一代又一代河中医人,潜心教育,立德立言,甘为人梯,辛勤耕耘,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各类中医药及相关人才。他们遍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他们建功立业,默默奉献。菁菁校园,草长莺飞,学校秉承着“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一个个社团、一场场比赛、一次次讲座、一台台演出,熏陶和感染着每一位莘莘学子。在这里,他们同学少年,汲取智慧,开阔眼界,激发潜能,知行合一,挥斥方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千年跋涉的中医梦,百年萦绕的强国梦,从这里迈向新的征程,历史只会眷顾奋斗者、搏击者,我们求本远志,使命在肩,这是胜利的方向,这是壮丽的事业,这是伟大的征程,这是光辉的大道,如今,我们正走在大路上!